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Facebook
回應(0)    閱讀(64)

美國債務上限爭拗近期搶盡市場眼球,彷彿其他問題都可以按下不表,然而,美國的銀行存款流失情況其實一直未有改善,「百業之母」危機恐會繼續發酵。 存款持續顯著流走...全文

回應(0)    閱讀(66)

美國繼地區銀行危機後,緊接出現國債上限爭拗,分析員對美國經濟前景愈見悲觀,並正尋找其他潛在風險,預期哪一個領域將是把當地推向經濟衰退的導火線。據最新資料顯示,商業房地產(commerical real estate, C...全文

回應(0)    閱讀(68)

2020年至2022年期間,新冠疫情全球爆發,不少城市間歇實施封關或封城措施,經濟活動陷入半停頓狀態,多個產業供應鏈出現不同程度的閉塞。在疫情高峰期,美國及環球啟動中的石油和天然氣鑽油機數量,相對疫前曾減少一半至三分之二...全文

回應(0)    閱讀(93)

聯儲局上周議息後一如預期加息0.25厘,主席鮑威爾更暗示6月或暫停加息,但斬釘截鐵反駁年底前減息之說。鮑公如此決絕,某程度上與通脹仍然高企,以及預計美國可避過經濟衰退有一定關係。 然而,不知是鮑公掌握了市場未知的數據,還是他處於平行時空,因為無論從已公布的經濟數據抑或銀行收緊信貸...全文

回應(0)    閱讀(60)

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數據,截至今年2月底,內地訪港旅客數目達110萬人次,是自2020年1月以來首次重返100萬人次以上。由於去年基數偏低,按年漲幅更達612倍!從市面人流來看,加上內地五一黃金周長假期關係,預計未來數月訪港旅客進一步飆升機會甚高。 憧憬股市否極泰來...全文

回應(0)    閱讀(115)

早前美國小型銀行爆雷事件,經過聯儲局及監管機構等一輪救亡行動後,事件引發的市場震盪暫告一段落。不過,危機是否就此解除呢?從美國銀行最新存款變化或許可找到端倪。 經濟衰退近在眼前 3月美國多家地區銀行出事,曾引致存戶提走存款,整體銀行...全文

回應(0)    閱讀(90)

上月中爆發的美國銀行業風波目前雖未見蔓延,客戶存款「棄小投大」情況卻持續,分析認為小型銀行擴展空間將大為縮窄,連帶規模較細的企業也會受到牽連,而且開始反映在指數之上。 追蹤美國小規模公司表現的羅素微型股指數(Russell Microcap index),按截至2023年3月底數...全文

回應(0)    閱讀(306)

「金磚國」近日再成為熱門話題。當年把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等4個崛起大國「混為一談」的高盛前首席經濟師奧尼爾(Jim O'Neill),最近發文提倡「金磚國」(連同南非合組的BRICS)應納入更多新興經濟體,以建立一個更公平及多元化...全文

回應(0)    閱讀(122)

歐美銀行股再度告急,其中歐洲Stoxx銀行股指數上周五曾急插約6.8%,隨後跌勢略為收窄;全星期計,歐洲Stoxx銀行股指數和標普500銀行分類指數分別微跌1.1%和1.2%,連續第三周下挫,短短3星期分別累積下瀉18.7%和22.4%! 背馳走勢料短暫...全文

回應(0)    閱讀(173)

過去一星期,金融市場風聲鶴唳,先有美國矽谷銀行倒閉,事件尚未平息之際,美國第一信託銀行又出事,繼而百年歐洲大行瑞信又陷入危機中,金融震盪此起彼落。在這些大事件衝擊下,投資者信心自然處於極度恐慌狀態。 反映市場情緒變化的CNN「恐懼與貪婪指數」(下稱「恐懼貪婪指數」),上周中段便急...全文

回應(0)    閱讀(109)

南韓上周五(10日)公布,1月份出口大幅減少,導致貿易赤字達45.2億美元,屬1980年1月開始編製相關數據以來最多。南韓貿易表現一向是全球經濟盛衰的前瞻指標之一,赤字破頂恐非吉兆。 航運費急挫 預示全球衰退 另一個環球貿易警號來自...全文

回應(0)    閱讀(144)

在剛過去的2月份,包括恒指、國指及科指在內的港股三大指數,錄得跌幅介乎9.4%至13.6%,於全球股市中屬包尾「三甲」,但由於三者自去年11月至1月底累飆逾五成到接近八成,2月份的下挫應只算是技術調整,尤其是3月開局即顯...全文

回應(0)    閱讀(108)

踏入2月後,美國多項經濟數據例如就業、零售、通脹,甚至是GDP等普遍都超出預期,聯儲局似乎有條件在緊縮政策上繼續偏鷹,本輪加息周期的「終站」愈推愈遠,勢必影響經濟表現,市場都在推測最終經濟如何着陸,是軟是硬還是不着陸?坊間分析可以天馬行空一味靠估,官方模型應該更靠譜吧? ...全文

回應(0)    閱讀(112)

筆者早前分析美國2021年經濟復常經驗時指出,「若然中國目前復常的歷程與西方國家相似,意味內地零售高增速或可延續至今年較後時間。」(詳見2月6日本欄)問題是,如何有效監測中國復常的進展呢? 地鐵客量V彈 零售增速加快 至於較為有效和...全文

回應(0)    閱讀(106)

人工智能(AI)熱潮淹至,愈來愈多大型科企摩拳擦掌,準備在「新經濟2.0」決一高下。散戶則彷彿找到後疫情時代的新亮點而「炒一轉」。整體大市卻懶理概念引發的短線操作,於近半年高位持續回調,標普500指數上周回吐1.11%。 散戶樂觀屬「股市明燈」...全文

回應(0)    閱讀(110)

2022年底,中央開始優化內地抗疫政策,隨後取消「清零」,股市聞風起動,投資者熱炒復常概念。根據歐美國家在2020年疫情爆發踏入第二年後,隨着確診人數從高位回落,加上疫苗陸續面世,社交距離及封關等措施開始放寬,由ourworldindata.org編製、反映美國政府防疫政策的鬆緊指數(Gove...全文

回應(0)    閱讀(128)

恒生指數上周五曾見22700點,再創11個月高位,由去年10月低位計,短短3個月內已勁彈55%,升勢非常凌厲。不過,經過一輪反撲後,可以想像恒指(甚至整體港股)已十分超買。 較...全文

回應(0)    閱讀(143)

美國通脹有跡象進一步放緩,聯儲局加息步伐放慢已成市場共識,美滙指數上周即錄得本輪跌勢新低,挨近102水平,自高位下挫約11%,組成該指數的6種貨幣中,日圓「跑贏大市」,兌美元由去年失守150日圓計,累漲超過一成半,無論是技術走勢抑或基本因素,似乎都支持繼續升值。 ...全文

回應(0)    閱讀(173)

自去年初至今,美股多個指數便呈一頂低於一頂的頹勢,且隨後確認進入熊市至今。踏入2023年,相信美股繼續探底的機會甚高,尤其聯儲局貨幣政策短期尚未有放鬆跡象。 港股遇美熊市多無運行 美股是熊?是牛?對港股投資者而言更茲事體大。因為根據...全文

回應(0)    閱讀(115)

告別驚濤駭浪的2022年,2023年伊始,金融市場關鍵字中,相信「經濟衰退」必在三甲之內,其中又以美國最令人擔心,畢竟根據過往準確度十足的3個月與10年期國債孳息倒掛情況推算,陷入經濟衰退只是時間問題,這對正處反彈階段的華爾街股市來說,勢成壓在其頭上的一座大山。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