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Facebook
回應(0)    閱讀(7)

上周半年結提到鉑金是資產升幅王,上漲56%,黃金則進賬近27%,換言之,鉑金兌黃金比率在今年4月見數十年新低後急升;原來,有數據顯示,鉑金兌黃金急升對風險資產來說是不祥之兆! 據兩位美國的大學金融教授研究,鉑金黃金比率在預測股市短線回報方面比大多數知名指標更準,雖然兩者皆有工業用...全文

回應(0)    閱讀(14)

經濟新聞瞬息萬變,且充斥模棱兩可的訊息。約在3個月前的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稱當日為「解放日」,令人大為震驚,數天後特朗普宣布暫緩相關措施90天;即使暫停當中最嚴厲的措施,美國徵收的關稅稅率仍處於多年來高位。隨後頭條新聞聚焦於油價及地緣政治局勢,這些消息大部分最後都變成...全文

回應(0)    閱讀(15)

為何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叫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減息,甚至要求後者辭職?因為他知道財政政策只是輔助,貨幣政策才是影響國家經濟和政治的關鍵。不信?看看明清史,或許便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明亡於民變,但那只是果,原因是國家冇錢。16世紀中期,西班牙人在南美發現銀礦,經菲律賓傳入中國;加上日本產...全文

回應(0)    閱讀(17)

7月2日,周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周二獲參議院通過,副總統萬斯一票定乾坤,接着將交回眾議院表決,離完成立法僅一步之遙。另一邊廂,與侵侵反目成仇的全球首富馬斯克揚言另組新黨「美國黨」(America Party),誓要令共和黨在...全文

回應(0)    閱讀(20)

7月1日,周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出席參眾兩院聽證會前後,老畢嗅到一陣濃濃的火藥味,局內似乎有人刻意向鮑公和鷹派叫陣,以「叛變」形容未免太誇張,惟央行決策講求共識,兩位重量級官員(理事沃勒及鮑曼)卻明知鮑威爾不贊同快至本月便恢復減息,仍公然跟主席唱反調,那自然是「新聞」。 須知...全文

回應(0)    閱讀(23)

6月30日,周一。經過一輪反覆爭持後,美股標普500指數上周五收市終於突破2月19日歷史高位,破頂冇花冇假。按照一個月前仍大行其道的市場邏輯,美國總統特朗普視股市強勢為重燃關稅戰契機,美股眼下吉星高照,投資者豈非要趁高沽...全文

回應(0)    閱讀(11)

內地最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密集出台,核心落點明確聚焦於內需拉動。人民銀行早前聯同五個部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提出19項具體措施,涵蓋金融供應、信貸支持及再貸款安排,旨在進一步疏通消費鏈條、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效率。 政策扶持新型創新產業...全文

回應(0)    閱讀(29)

執筆時美股還有兩個交易日便結束上半年,可以提早做個半年結。約半年前所做類似的跨市場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的通脹數據基數壓力較輕,故金股滙債的壓力都會減輕,但最大風險是日圓上升。 美元兌日圓由年初157水平跌至4月中的140,帶來了一定的動盪,如今在145上下回穩,金股滙債亦的確「壓...全文

回應(0)    閱讀(34)

筆者本周繼續談論SIC,但不是已完成的策略投資會議(SIC),而是策略投資結論(Strategic Investment Conclusions),當中的策略是指尋求適合各自投資目標的資訊,這些資訊將影響往後的投資決定。筆者上周分享了財富管理公司Bahnsen Group創辦人巴恩森(Davi...全文

回應(0)    閱讀(33)

大概不少人都有類似經驗。每逢女朋友錯了,你稍為提高聲線,就是大聲說話,變成你不對;女朋友說對不起,但你未消氣,便變成你小氣,結果又是你不對。重點一下子由事情變成態度,速度堪比川劇變臉大師。幸好只是耍花槍時如此,投資市場還...全文

回應(0)    閱讀(33)

6月25日,周三。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二出席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半年一度的聽證會,重申不急於減息,正觀望總統特朗普關稅措施對經濟的影響,掌握透徹後,才考慮是否調整貨幣政策立場。 So scripted. So predictable. 特朗普仇視鮑威爾,渴望聯儲局...全文

回應(0)    閱讀(39)

6月23日,周一。說來慚愧,由於經常要為欄目發掘新題材,有時候跟朋友聊天,對方偶爾提到自己不久前才寫過的文章,老畢往往會短暫「失憶」,腦子轉上好幾回始猛然省起是哪一篇。早幾日便有讀者發短訊給我,指〈人生不要富兩次〉屬近期佳作,老畢卻說不出怎個好法。由此可見,優劣雖不乏客觀標準,但所謂好壞,歸根...全文

回應(0)    閱讀(23)

中國人民銀行6月20日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維持不變,1年期報3.0厘、5年期報3.5厘,與上月持平,完全符合市場預期。這一結果其實反映了目前中央政策節奏的微妙變化,首先內部處於審慎觀察期、外部局勢則未明,貨幣政策正處於權衡取捨的中間地帶。 關鍵在房貸利...全文

回應(0)    閱讀(27)

美國總統特朗普生日閱兵,各大城市出現「No King」示威,左右兩派的撕裂愈來愈難修補;與此同時,以伊戰火四起,核危機彷彿一觸即發,美股周四休市,但周三市勢完全不受影響,基本上仍是上周提到的小型股跑贏大型股、景氣循環股優於防守股、未盈利科技股勝優質股的局面。 這種無視市場風險、偏...全文

回應(0)    閱讀(35)

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數學家香農(Claude Shannon)在貝爾實驗室(Bell Labs)進行的研究奠定現代資訊理論的基礎,當中提出從雜音分離出重要訊息,自始通訊系統持續改進。筆者仍記得年輕時收聽音機,會不斷微調頻率,試圖調出最佳接收效果。 從雜音中分離出訊號也是今日投資者...全文

回應(0)    閱讀(31)

Steve Jobs一生創辦3家公司,蘋果改變世界,並讓他名垂青史。另一家規模小一點,卻讓他成為百億美元富豪。哪間公司這麼厲害?說的就是已拿了16座奧斯卡的動畫製作公司彼思(Pixar)。 上世紀八十年代,喬布斯給蘋果管理層掃地出門,30多歲閒來無事,總不能這樣渡過一生吧?於是成...全文

回應(0)    閱讀(48)

6月18日,周三。人工智能(AI)發展飛快,打工仔噩夢恐怕比想像更早降臨。先看一宗新聞,再談AI對就業的影響。 Facebook母企Meta近期積極招攬頂級AI人才,大拋銀彈向OpenAI、Google DeepMind等競爭對手挖角,單是簽約金便開出天價一億美元,年薪更遠超此數...全文

回應(0)    閱讀(42)

6月17日,周二。這邊廂,金融評論員每天都在提醒大家世界有多危險,從關稅戰、美國財政危機到以色列與伊朗爆發熱戰,連串憂慮促使機構投資者步步為營,風險胃納明顯收縮。那邊廂,散戶愈戰愈勇,非但對急風巨浪一無所懼,且集體奉行buy first, ask questions later原則,美國股市中...全文

回應(0)    閱讀(40)

6月16日,周一。同文涂國彬兄日前談及先甜後苦vs先苦後甜,結論是所謂選擇隨環境而變,容不得主觀意願來決定。此說確實大有道理,惟多少會令那些着重長線思維、深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感到氣餒。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雖帶點宿命,但從理財角度出發,苦與甜孰先孰後,很大程度關...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