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直接訂購 教學視頻 Facebook
回應(0)    閱讀(8)

9月16日,周二。先看一些數字:今年以來,美國新發行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多達672隻,當中28%與單一股票掛鈎,另有25%屬槓桿型產品。不是說,被動投資趕絕主動投資,ETF有助分散風險嗎?證諸上述數字,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押注愈集中、單日上落愈勁,股民落疊意欲便愈強。正所謂有需求才有供應,...全文

回應(0)    閱讀(14)

9月15日,周一。財經評論員談股論市,周不時提及「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 / regression to the mean)。應用在金融領域,這個統計學概念所指的是,資產價格一旦大幅偏離歷史平均值,長期而言仍會向平均值靠近,有點像我們常說的物極必反,亦是投資者評估市場風險的重...全文

回應(0)    閱讀(5)

參考早前公布的內地8月份通脹數據,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由零增長轉為下跌0.4%,低於市場預期。生產物價指數(PPI)則跌幅收窄至2.9%,按月結束連續下滑,首次錄得零增長。 整體而言,C...全文

回應(0)    閱讀(20)

在報價器的頁面,顯示華晨中國(01114)的LFY股息率是162%,TTM股息率是50%。很神奇,LFY是指對上一個財政年度,即2024年,華晨派息5.8港元,TTM則是過去12個月,華晨派息1.8港元,這兩年共派息4次,有3次是特別息,只有最近一次的0.8港元指明是中期息,這是否暗示公司有能...全文

回應(0)    閱讀(16)

美國經濟挑戰重重,物價通脹成為主要難題,原因之一是大家多年來習慣低通脹,直到2021年至2022年高通脹才重臨,令人憶起上世紀七十年代超級通脹的噩夢。筆者強調「物價」通脹,因為每當談論相關問題,總有讀者引述經濟學大師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觀點:所有通脹皆貨幣現象。筆者也同意...全文

回應(0)    閱讀(20)

獲譽為「人工智能教父」的辛頓(Geoffrey Hinton),近日接受專訪時透露,前女友竟透過ChatGPT撰寫分手訊息,讓這位77歲的AI先驅措手不及。「她和聊天機械人說我有多糟,然後把訊息傳給我……」這位諾貝爾得獎者認為AI將導致大規模失業,讓少數人致富、多數人貧困。這是真知洞見,還是危...全文

回應(0)    閱讀(22)

9月10日,周三。美國就業數據大幅向下修訂,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非農業新增職位較原先估計少91.1萬個,相當於每月平均下調7.6萬個。 反過來看,修訂前的職位增長全年計被誇大近百萬,幅度之巨前所未見,特朗普政府自然第一時間對數據作政治化演繹,哪怕斷章取義矛盾重重。先撇下這筆,談談...全文

回應(0)    閱讀(18)

9月9日,周二。環球債市上周初殺聲四起,美國3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逼近5厘關鍵水平,英法德日齊齊捱沽,市場彷彿集體向發達國財政投以不信任票。另一邊廂,特朗普政府擺明車馬搶奪美國貨幣政策話語權,聯儲局獨立性一旦不保,以逆周期措施應對經濟冷熱的能力勢必大受削弱,為日後通脹惡化埋下禍胎。 ...全文

回應(0)    閱讀(26)

9月8日,周一。天公不造美,新馬季周日開鑼遇上颱風,猶幸10場賽事於8號風球高掛前順利完成,「餓」了多時的馬迷仍能過足賭癮;至於這是好彩抑或唔好彩,那就各安天命了。 馬會向來識做生意,為搞旺個場,六合彩首推「開鑼金多寶」迎馬季。上周六晚攪珠,頭獎半注中,每10元一注派彩逾7800...全文

回應(0)    閱讀(19)

近期市場焦點雖仍環繞美國未來減息的潛在幅度及頻率,但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實體經濟與資金環境。雖然外圍消息偶爾帶來情緒波動,但決定市場走勢的關鍵,依然在於製造業景氣以及流動性狀況。 參考內地最新數據,內地製造業活動呈現持續回暖跡象,新訂單與出口均有改善,反映補庫存及政策支持逐漸見效。...全文

回應(0)    閱讀(35)

早前兩周寫了較高息、偏保守的個股,今次分析略為進取的目標。四環醫藥(00460)連續虧損3年後,剛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成功扭虧,未來大概率踏上較為康莊的大道。 四環上半年收入11.4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近21%,來自醫美業務的收入達5.85億元,佔半壁江山,增長是勁...全文

回應(0)    閱讀(32)

近日訪問財富管理公司Bahnsen Group創辦人巴恩森(David Bahnsen),對方提及投資哲學(philosophy of investment)的重要性。筆者對此話題深感興趣,在加拿大卑詩省享受釣魚樂期間,本周邀請巴恩森客串撰文,暢談投資哲學。 文章開首,巴恩森憶述...全文

回應(0)    閱讀(30)

馬克斯(Howard Marks)警告美股正處泡沫的初期階段,讓他想起千禧年前市場對科技股的追逐。不只美股,最近阿里巴巴(09988)盈利倒退、現金流淨流出,但說句發展AI晶片,股價便爆升,還有A股寒武紀(688256.SH)急飆和兩融餘額創新高,都說明不只美股,中國股市的情緒也非常熾熱!...全文

回應(0)    閱讀(35)

9月3日,周三。環球債市拋風再現,蟄伏了好些時日的「義和團」(vigilantes)又見蠢動,美國3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試5厘關鍵水平,德法英日等發達國債息全線上升,當中尤以英債沽壓最沉重,30年期孳息率突破5.7厘,創27年新高。更糟的是,英鎊同時捱沽,令人想起2022年在位45天便下台的「短...全文

回應(0)    閱讀(80)

9月1日,周一。2009年初剛接手「投資者日記」,正值環球金融海嘯爆發不久,「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沽神」保爾森(John Paulson)、「獨眼龍」布瑞(Michael Burry),一個二個被捧上天。布瑞兩歲便因視網膜病變痛失左目,此後長期以假眼代之,但不...全文

回應(0)    閱讀(34)

進入9月份,市場焦點仍持續關注中美經貿談判。雙方在上月同意將關稅「休戰期」再度延長九十日,短期升級風險下降,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不過,核心分歧依然存在,要在11月前完全達成協議難度不低。倘若未能如期落實,考慮到中國籌碼以及...全文

回應(0)    閱讀(44)

垃圾發電是筆者近年關注的板塊,只要看看具代表的光大環境(00257)那45度的上升走勢,加上板塊中公司持續改善的基本面,想分一杯羹是人之常情。東吳證券早前表示,綠色動力環保(01330)進入穩定營運期,是「提分紅+提ROE」邏輯兌現的典範。 綠色動力周四公布的業績亦符合上述觀感,...全文

回應(0)    閱讀(29)

對投資者或留意大趨勢的人來說,數據猶如良朋好友,有助了解未能親身觀察的事物。不過,一如人類「好友」絕不完美,數據有時會無意間誤導,有時根本不準確,也可能沒法提供閣下想要的資料。總而言之,數據在手、聊勝於無,但當「好友」之間出現矛盾,大家應信任哪一位?目前美國正面對經濟數據莫衷一是的情況,令人不...全文

回應(0)    閱讀(34)

網購完勝實體零售?那為何Walmart和Costco還能增長多年?互聯網只是工具,關鍵是誰能用新技術,更好服務消費者而已。零售的未來在哪裏?最少有三個方向。 一是供應鏈改造。從前50間廠生產,1間贏,49間輸。贏的人賺錢,但多餘的生產成了浪費。只因供應是計劃經濟,而消費是市場經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