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討論,仍然處於膠着狀態,逐漸逼近財長耶倫所提及死線(X-date)的日子,即財政部耗盡手上現金,無法再履行財務責任,因而出現債務違約(註:一般估計死線在6月初至月中出現,也有分析認為在5月26日左右)。若然當前爭論局面持續,意味違約風險上升,預期市場波動...全文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的討論,仍然處於膠着狀態,逐漸逼近財長耶倫所提及死線(X-date)的日子,即財政部耗盡手上現金,無法再履行財務責任,因而出現債務違約(註:一般估計死線在6月初至月中出現,也有分析認為在5月26日左右)。若然當前爭論局面持續,意味違約風險上升,預期市場波動...全文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香港二手樓價今年第一季後出現報復性反彈;不過,從價格行為角度看,本港樓市確實不折不扣已陷入漫長熊市中,後市可留意兩個指標,評估「樓熊」何時才結束。 據差估署編製的二手樓價指數,樓市已連升3個月,迄今由去年底超過5年低位反彈約5%,亦把樓價由2021年9月歷...全文
從板塊或個股角度看,近期銀行股尤其內銀表現可說頗為強勢。其中市場熱炒「中特估」概念,即估值修復故事,是推動「中字頭」股份造好的背後催化劑。不過,近日內銀股回吐,「中特估」概念是否已炒完?最終又可否帶動股價回升至「合理」水平呢? 根據EJFQ系統行業分類,年初至今銀行板塊累積升幅超...全文
不經不覺,已是2023年5月,開始步入周期表現較弱的月份。本地及外國投資者分別有「五窮六絕七翻身」或「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說法,代表踏入5月港股和美股走勢有傾向下行態勢。是耶?非耶?筆者試從2000年至今的較近期數據驗證一下說法的真偽,更重要的是,看看能否從這些周...全文
港股近月兩項市場活動漸活躍,一為供股/配股集資,二為企業回購(Buyback);從歷史角度看,現時程度雖未達十分熾熱,惟發展仍值得跟進,亦帶出一些重要訊息。 截至4月25日為止,香港上市企業本月透過供股/配股集資涉及金額已突破230億元,並超越今年2月高位,創14個月以來高位【圖...全文
根據數據分析顧問公司GlobalData資料,過去一個季度於Twitter和Reddit等社交平台上就「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的討論較去年同期增加6倍,為何「去美元化」又成為熱門討論的話題呢?這又是否意味美元將失去作為國際貨幣盟主的領導角色?對投資部署有何微言大義呢?...全文
過去兩個多月以來,不少上市企業陸續公布上個財政年度的業績。其中,恒生綜合指數500多隻成份股已發布成績表的比重,更達九成八以上,意味整體表現已塵埃落定。筆者藉此機會作出總結,進而檢視市場最新盈利前景看法,以及從盈利基本面角度探討港股後市發展。 根據彭博統計,截至4月11日止,已有...全文
踏入新一個季度,一如既往,本欄將檢視剛過去一季,以動力型投資法(momentum investing)為揀股核心的「恒綜強勢股」和「德里豪斯(Richard Driehaus)強勢股」投資組合的表現(下簡稱「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然而,由於目前大市市底偏弱,EJFQ信報強勢股指數仍然...全文
正如筆者過去兩周分析,美國銀行業正陷入多重的惡性循環,令當前危機難以短期內得到完全緩解,甚至有惡化風險。事實上,美國總統拜登亦表示,銀行危機仍未結束。後市發展有兩個關鍵點須留意:一、經濟究竟會否真的陷入衰退?若衰退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沒有當前的銀行業危機,銀行經營環境也會變差;當前問題疊加衰退衝...全文
樹欲靜而風不息。過去一星期,多國央行、政府、監管當局,以至大型金融機構等馬不停蹄,為一個個銀行「爆雷」事件撲火。從最新市場表現來看,救亡行動似乎「暫時」穩住金融大局,不致引發骨牌效應(contagion),造成連鎖衝擊。問題是,假如歷史會重演,比對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目前所處的境地,究竟...全文
美國矽谷銀行(SVB)及Signature Bank倒閉事件,過去幾日為金融市場帶來震盪,甚至造成某程度的市場恐慌。美國金融監管機構等迅速採取挽救行動保障存戶,暫時穩住市場信心,不致出現連鎖衝擊;然而,危機是否就此解決,事件告一段落呢?究竟是次金融事故屬個別事件?還是不折不扣的系統性風險?若屬...全文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放鷹」言論,震散中、港及亞洲區內多個股市。不過,撇除此「突如其來」的負面因素,其實港股踏入3月後走勢已見回穩,甚至有重拾向好的跡象,背後除憧憬兩會有利好政策出台,帶動個別板塊或股份外,北水經「港股通」流入亦產生積極作用。話說回來,北水流入(資金流向)是否會對港股市況發展帶...全文
香港二手樓價於2021年9月見頂後,踏上反覆探底之旅,到去年底、今年初開始出現不俗反彈,坊間分析認為樓市進入「小陽春」,甚至有條件重拾牛市升浪。是耶?非耶?今期筆者嘗試以數個角度探討這課題。 隨着內地清零政策結束,進入復常階段,加上官方出招力托,內地樓市近期有喘穩跡象。無獨有偶,...全文
...全文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儲局先後推出4輪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釋出海量流動性,美元滙價在過去約15年整體趨勢不跌反升。換言之,聯儲局愈QE,美元愈趨強勢。這現象或許有違經濟學常理,背後究竟有何玄機呢?筆者早前應邀在CFA於港成立30年周年出版的Ris...全文
經過去年10月底至今的報復性反彈,恒生指數日前發出「終極黃金交叉」訊號。從歷史角度看,跟死亡交叉相似,黃金交叉都不算是一個十分可靠的入市訊號,尤其短線而言,惟按這訊號入市,回報卻不俗,背後究竟有何玄機呢?此外,今次這個黃金交叉又帶出什麼重要訊息呢? 恒指50天移動平均線於周二(7...全文
去年10月下旬至今,受惠美元回軟,以及中國優化抗疫政策到隨後取消「清零」,推動港股、A股以至美股從谷底反彈,升幅介乎一成至五成多。儘管美股相對落後,但多個主要股指技術走勢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標普500指數已於1月下旬攀越200天移動平均線,並向上突破主要下降趨勢線,兩個重要阻力成功突破,...全文
港股自去年11月初開始報復性反彈,累計上揚近50%,期間環球多個股市亦錄得不同程度漲勢,整體股市回升的勢頭十分全面。統計全球48個國家或地區MSCI指數,陷入技術熊市(即由高位下瀉超過兩成)的數目由去年9月底32個(佔三分之二),縮減至只有9個(不足兩成),這48個股市指數高於200天移動平均...全文
恒生指數昨日最高見21686點,收報21436點,同創半年以來新高,由2022年10月底14687點收市價低位計,迄今已反彈四成六,同時於今年初重上坊間稱為「牛熊分界」的250天線之上。港股升勢凌厲,多間證券大行開始調升全年恒指預測,投資者亦對後市漸趨樂觀,甚至認為已重拾牛市升浪。筆者今次試從...全文
本欄早前檢視了過去一年恒指和國指狗股投資組合的表現,今次將回顧第四季恒綜強勢股和德里豪斯(Richard Driehaus)強勢股策略投資組合的成績,並且篩選2023年第一季強勢股投資組合名單供參考。 首先,讓我們簡單重溫兩個強勢股組合的揀股準則及組合操作機制。強勢股選股策略背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