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正是作出展望與預測的時候。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就任,其主張的關稅和移民政策成為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大不明朗因素,筆者尤其關注他委任富豪企業家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如何裁撤政府官僚。 ...全文
新年伊始正是作出展望與預測的時候。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即將就任,其主張的關稅和移民政策成為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大不明朗因素,筆者尤其關注他委任富豪企業家馬斯克和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如何裁撤政府官僚。 ...全文
近日筆者偶然發現詞彙「Polycrisis」,意指同時發生的多重危機,筆者預計,未來10年將出現顛覆世界的三大創新周期,所引發的影響足以跟蒸汽機、供電、汽車,甚至互聯網面世相提並論,每項新發明有助人類進一步開拓世界。在上周〈量子電腦結合AI 勢成未來方向〉文章,筆者談及機械人和量子運算,本周討...全文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留下名句:「歷史不會重演,但常會押韻。」執筆之際正迎接聖誕新年佳節,喚起筆者樂觀的一面,覺得相似的危機未必會重複發生,惟科技演進也可能伴隨危機而來,歷史已經證明這點。約200年前,70%美國人務農或從事農場相關工作。現在只有少數人耕作,但美國不但自給自...全文
一切經濟活動都涉及能源轉化,因此有必要開採天然資源並提煉成供給人類使用的能源,面對能源危機日漸嚴峻,人類必須不斷開闢新能源,以免阻礙經濟發展。能源業不僅是全球產業,也是所有產業的根基;一旦根基搖搖欲墜,一切的產業都會受到波及。美國能源智庫國家能源分析中心(NCEA)執行總監米爾斯(Mark M...全文
聖誕節快到了,聖誕假期在布置了火爐、聖誕樹、聖誕裝飾的房子裏,與家人們分享食物和聊天,是多麼美好的事,可見「家」的重要。不過,在美國,擁有這樣的家對許多人來說是遙遠的夢想,因為目下經濟令人難以如願以償。不論是想買或還是租,要找到可以負擔又舒適的房子非常困難,筆者將探討房屋短缺的成因。 ...全文
感恩節期間,筆者返回美國達拉斯過節,股市是親友聚餐時的熱門話題,人人都希望知道股市的未來走勢。筆者早前與老朋友聚會,與會者包括全球最知名的「大淡友」之一(筆者稱他為「熊先生」)、史上有名的大宗商品交易員、以謹慎見稱的前對沖基金經理(下文尊稱為「謹慎先生」)、非常成功的律師、還有追隨筆者多年的讀...全文
政客及智庫經常抨擊政府浪費(waste)、詐騙(fraud)、濫權(abuse),嘴上的批評一點不難。以上3詞經常一起使用,但其實代表3個截然不同的問題,各自需要獨特的方式應對。當政府花了錢卻得不到對稱的效益,謂之浪費。有時出於好意,國會授權落實特定項目,預計獲得某種成效,但實施後效果不如預期...全文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筆者原本預期大選結果更緊湊,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確定勝負,現實卻是很快便有結果,再次當選總統的特朗普正全速組閣,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又構成了新變數。這位美國候任總統需要應付通脹問題,他有意削減政府開支,但要改變美國政府「大花筒」習性絕不容易,必然是一場惡鬥。 當...全文
筆者記得父親喜歡講「狗追到汽車」的舊笑話,諺語「追到汽車的狗」(The dog that caught the car)意指達成目標卻不知下一步該怎樣的人,現在可說是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及共和黨的寫照,須解決競選期間談及的經濟問題。美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不會奇蹟地消失,聯邦政府債務增長速度較國內生...全文
美國總統選舉告一段落,美國人卻將面對另一個不明朗因素。筆者預期龐大的聯邦政府債務將愈滾愈大,迫使全球債務危機提前爆發。美國早已踏上不歸路,即使政府大幅削減開支或加稅,也不能避過危機。由於聯邦政府仍難以進行大型債務重組,美國步向危機的單程路,沒有回頭路。不過,美國一直能熬過危機,這次將不會例外。...全文
目前美國人聚焦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大選。今次選舉可能是全球最大型的猜謎遊戲,分析民調再進行猜度,依然難以預測選舉結果。同期還有很多事情發生,部分事件的經濟重要性不亞於美國大選,並為美國下任總統帶來新挑戰。筆者認為,當前世上沒有地方較中國更加重要。美國對中國談論不休,一來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全文
美國官方通脹數據儘管並不完美,但至少所展示的走向通常是正確。目下的數據正顯示大部分物價正邁向正常水平,唯一重大例外是樓價,這亦是大部分家庭最大單一開支。當房租和樓價仍在上升,實在難以咬定通脹已受控,而且中期甚或長期而言也看不到房租和樓價轉勢的理由,筆者本文將加以論述。 聯儲局最近...全文
近月經歷多事之秋,美國聯儲局剛啟動減息周期,美國9月份就業報告卻意外地強勁,債息再起變化,孳息曲線由倒掛結束。此外,美國接連受颶風吹襲,中美對峙升溫,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總統大選也進入衝刺階段,筆者本周談談最新情況。新冠疫情結束後,高通脹一度席捲全球,目前流行論調是經濟逐步恢復正常,很多長期趨勢...全文
筆者分析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師古里(Martin Gurri)的著作《公眾起義》(The Revolt of the Public),本周來到最後一章,重點落在言論自由危機。「那裏」不單兩極化,對全球「其他」社會也是極度不信任,大家分裂為不斷細分的「身份認同群組」,...全文
兩周前,筆者在〈互聯網塑造輿情 衝擊建制權威〉文章談到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師古里(Martin Gurri)的新作《公眾起義》(The Revolt of the Public)。當時筆者重提美國人口統計學權威侯尼爾(Neil Howe)、人類學家圖爾欽(Peter T...全文
筆者執筆撰寫「前沿思考」25年來,引起讀者最大回響的文章或許是金融體系沙崩的故事。筆者覺得沙堆理論應該每隔數年重溫一次,提醒大家萬事萬物在緩慢地演變的過程中,會突然間出現劇變。筆者本周引述美國物理學家布坎南(Mark Buchanan)名作《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Wh...全文
筆者過去一年多來一直探討預示危機即將降臨的不同周期理論,最近埋首於相關著作的後期編輯工作,近日中央情報局(CIA)前分析師古里(Martin Gurri)新作《公眾起義》(The Revolt of the Public)引起廣泛迴響,經探索後值得與大家分享。 ...全文
記得年幼時一家遠足,筆者總不斷追問父母「我們到了嗎?」筆者當上父親後,面對子女喋喋不休地問同一問題時,終於體會到父母當年的苦況。在國家層面,大家也老是問聯儲局同一問題,現在筆者信心十足地替聯儲局回答:「我們到了。」除非發生異常事件,聯儲局勢將於9月開始放寬貨幣政策,主席鮑威爾8月23日在懷俄明...全文
美國把每年9月第一個周一定為勞動節,筆者與部分讀者趁今年勞動節周末長假期,於加拿大卑詩省享受釣魚樂,期間暢談市場與政治。每逢美國踏入大選年,傳統上民眾自勞動節起開始關注選舉,加入傳媒的選舉狂熱。選舉對政策制定、社會願景、市場走勢及經濟發展帶來影響,但筆者認為影響程度有商榷餘地,在改善個人生活方...全文
美國就業數據最近大幅修訂,若深入分析,勞動市場可能較數據呈現的更差。不僅如此,通脹數據也有一些鮮有人討論的深層數字,將對聯儲局的貨幣政策決定構成影響,對於經濟以至稍後的總統大選也有重要啟示。筆者本周將以不太常見的角度分析這些數據,或有助於評估聯儲局下一步行動。 美國勞工統計局(B...全文